今年3月初,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出臺《河北省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若干措施》,進一步推進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其中提到,重點支持廊坊精準對接省內外優勢機器人企業和研發機構,加速創新成果在河北轉化和產業化。這既是對我市機器人產業發展成果的肯定,又是對我市進一步推進這一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激勵。毫不夸張地說,近年來,我市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產業鏈初步形成,集群效應初顯,最具代表性的香河縣機器人小鎮已經成為承接京津冀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產業轉移的重要平臺。成績固然可喜,但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要想推動機器人產業走向高端,還必須直面發展瓶頸,準備迎接更大挑戰。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我市機器人產業發展面臨的瓶頸主要集中在兩方面。其一,隨著該產業不斷擴大再生產,一些相關企業的現有場地及空間已不能滿足需求,生產能力受限,未來轉型升級可能受到制約。其二,這一產業對高端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如何能吸引高端人才投入并真正穩定在這一產業,是當務之急。
對于第一方面,除相關部門要盡快梳理出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繪制產業發展地圖、加快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之外,還需要政府搭建平臺,營造良好的發展生態。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支持。應加強政策引導,實現產業發展壯大。要深入貫徹《河北省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若干措施》文件精神,以香河縣機器人小鎮等為范例,重點打造一批服務型機器人及配套企業。應打造更好的服務環境,加速科研成果轉化。要問需于企、問計于企,同時全力服務企業,把“走訪解促”做成廊坊助企紓困的品牌。應不斷推動場景應用,如舉辦機器人應用大賽和應用場景展示活動等,有效推動我市機器人產品應用,從而豐富產業生態。
對于第二方面,應該說,很多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求才若渴,因為人才短缺是直接影響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們可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設一批機器人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公共實訓基地,探索制定機器人行業技能等級評價規范,以此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還要看到,我市域內有很多高校,其中部分高校院所在機器人研究領域都取得了一定成績,如北華航天工業學院的非標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管道局設計院的焊接機器人等,企業如果與高校合作,以課題形式解決企業人才短缺問題,也是不錯的選擇。同時,要著力在優化人才體制機制、深化人才交流合作等方面尋求新突破,注意與產業發展實際相結合,按需引才用才,讓人才能夠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充分展示自身價值,這樣,他們才能干得好、留得住,進而形成穩定的人才隊伍。
來源:廊坊日報